YIC-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42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1988—2015年马六甲海峡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2019, 卷号: 43, 期号: 08, 页码: 17-28
作者:  张玉新;  宋洋;  侯西勇
浏览  |  Adobe PDF(144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608/291  |  提交时间:2020/07/08
海岸线变化  自然岸线  人工岸线  开发利用强度  马六甲海峡  港口  
除草剂对黄河三角洲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影响 期刊论文
生态学报, 2019, 卷号: 39, 期号: 15, 页码: 5627⁃5634
作者:  乔沛阳;  王安东;  谢宝华;  王丽;  韩广轩;  梅宝玲;  张希涛
浏览  |  Adobe PDF(216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79/387  |  提交时间:2020/01/09
互花米草  化学防治  除草剂  高效氟吡甲禾灵  草甘膦  氰氟草酯  黄河三角洲  Spartina Alterniflora  Chemical Control  Herbicide  Haloxyfop-p-methyl  Glyphosate  Cyhalofop-butyl  Yellow River Delta  
丛枝菌根提高宿主盐胁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19, 卷号: 6, 期号: 2, 页码: 22-28
作者:  任承钢;  张蕾;  王艳霞;  孔存翠;  解志红
Adobe PDF(51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05/62  |  提交时间:2021/11/12
丛枝菌根真菌  耐盐性  生理响应  分子机制  
黄河三角洲石油烃污染下芦苇营养器官中5 种重金属的富集和迁移 期刊论文
湿地科学, 2019, 卷号: 17, 期号: 4, 页码: 485-491
作者:  邹艳梅;  李沅蔚;  孙志高;  王传远
浏览  |  Adobe PDF(132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96/218  |  提交时间:2020/06/17
人工鱼礁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期刊论文
海洋科学, 2019, 卷号: 43, 期号: 04, 页码: 81-87
作者:  李东;  侯西勇;  唐诚;  张华
浏览  |  Adobe PDF(36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790/373  |  提交时间:2020/07/08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监测管理  价值评估  可持续发展  
滨海湿地灌丛化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19, 卷号: 6, 期号: 1, 页码: 58-64
作者:  毕晓丽
Adobe PDF(39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79/46  |  提交时间:2021/11/11
湿地灌丛化  海岸带  盐沼湿地  生态效应  蓝碳  
黄海绿潮藻起源监测及早期生物量估算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19, 卷号: 6, 期号: 1, 页码: 51-57
作者:  姜晓鹏;  高志强
Adobe PDF(40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44/74  |  提交时间:2021/11/11
黄海  绿潮  早期生物量  估算  遥感  无人机  
湿地植物根系对水盐生境异质性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19, 卷号: 6, 期号: 1, 页码: 30-36
作者:  管博;  陆冠茹;  高楠;  李梅;  张琳;  韩广轩
Adobe PDF(7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24/48  |  提交时间:2021/11/11
生境异质性  根系  滨海湿地  克隆植物  
典型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有害结局路径(AOP)的机制探索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19, 卷号: 6, 期号: 1, 页码: 16-21
作者:  王晓晴;  李斐;  吉成龙;  吴惠丰
Adobe PDF(50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30/63  |  提交时间:2021/11/11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FRs)  毒理效应  计算毒理学  有害结局路径(AOP)  
黄素介导的滨海湿地电活性微生物与 产甲烷菌间电子传递机制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19, 卷号: 6, 期号: 1, 页码: 9-15
作者:  郑世玲;  王炳臣;  郝钦钦;  李新
Adobe PDF(57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73/58  |  提交时间:2021/11/11
种间电子传递  黄素  甲烷产生  产甲烷古菌  电活性微生物  滨海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