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C-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3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藻类光合作用响应环境铜与铁浓度的策略: 从进化到生理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21, 卷号: 8, 期号: 2, 页码: 22-30
作者:  林燕妮;  任庆敏;  甄张赫;  王寅初
Adobe PDF(46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353/69  |  提交时间:2021/11/30
藻类  铁限制  铜胁迫  光合作用响应  
环境微生物驱动锑转化:过程与机制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21, 卷号: 8, 期号: 2, 页码: 9-14
作者:  程漫漫;  张海坤;  孙延瑜;  隋晓日;  胡晓珂
Adobe PDF(58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04/58  |  提交时间:2021/11/30
  转化  环境微生物  分子机制  
威海天鹅湖大叶藻(Zostera marina)与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驱动机制 期刊论文
微生物学报, 2021, 卷号: 61, 期号: 9, 页码: 2675-2692
作者:  孙延瑜;  宋增磊;  刘鹏远;  张海坤;  胡晓珂
Adobe PDF(259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57/43  |  提交时间:2021/12/01
海草  根际微生物  群落结构  
大叶藻(Zostera marina)海草床沉积物细菌和古菌丰度及组成的垂直剖面特征 期刊论文
微生物学通报, 2020, 卷号: 47.0, 期号: 006, 页码: 1662-1674
作者:  郑鹏飞;  张晓黎;  龚骏
浏览  |  Adobe PDF(147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573/170  |  提交时间:2021/06/15
海草床  垂直剖面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丰度  多样性  
大叶藻(Zostera marina)海草床沉积物细菌和古菌丰度及组成的垂直剖面特征 期刊论文
微生物学通报, 2020, 卷号: 47, 期号: 6, 页码: 1662-1674
作者:  郑鹏飞;  张晓黎;  龚骏
Adobe PDF(147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52/44  |  提交时间:2021/12/01
海草床  垂直剖面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丰度  多样性  
导电材料对产甲烷菌与地杆菌生理活性的影响及机制 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9
作者:  李佳佳
Adobe PDF(531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3/0  |  提交时间:2022/06/29
导电碳布,微塑料,产甲烷菌,地杆菌属,电子传递  
单环刺螠(海肠)研究概述与产业发展的思考 期刊论文
海岸科学, 2019, 卷号: 6, 期号: 2, 页码: 42-46
作者:  吕慧超;  焦绪栋
Adobe PDF(94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471/70  |  提交时间:2021/11/12
单环刺螠  人工育苗与养殖  生物活性物质  开发利用  
黄渤海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特征 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9
作者:  刘鹏远
Adobe PDF(964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778/1  |  提交时间:2020/07/29
日本鳗草,根际,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  
黄渤海海草分布区日本鳗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功能分析 期刊论文
微生物学报, 2019, 卷号: 59, 期号: 8, 页码: 1484-1499
作者:  刘鹏远;  张海坤;  陈琳;  孙延瑜;  王彩霞;  宋虹;  胡晓珂
Adobe PDF(1470Kb)  |  收藏  |  浏览/下载:521/128  |  提交时间:2020/07/08
黄渤海  海草床  根际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Yellow Sea And Bohai Sea  Seagrass Bed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生物地球化学锰循环中的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 期刊论文
微生物学报, 2018, 卷号: 58, 期号: 04, 页码: 546-559
作者:  刘进超;  王欧美;  李佳佳;  刘芳华
Adobe PDF(1684Kb)  |  收藏  |  浏览/下载:521/150  |  提交时间:2020/07/08
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  细胞色素c  异化锰还原  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