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现状及变化趋势 | |
宋秀凯; 付萍; 姜向阳; 刘丽娟; 刘爱英; 程玲; 董志军; 马元庆 | |
Source Publication | 海洋开发与管理
![]() |
ISSN | 1005-9857 |
2020-10-29 | |
Pages | 9 |
Keyword | 赤潮 绿潮 褐潮 水母暴发 泥螺入侵 生物灾害 |
Other Abstract |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赤潮、绿潮、褐潮、水母暴发和泥螺入侵等生态灾害已成为近年来海洋生态系统异常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科学管理和防治山东近岸海域生态灾害,本文汇总了近20年来山东近岸海域典型生态灾害发生的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赤潮是山东近岸海域最主要的生物灾害,近20年来山东近岸海域共发现赤潮事件69起,累计赤潮面积7141km~(2),赤潮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滨州-东营近海、潍坊小清河口、莱州近海、长岛近岸、烟台四十里湾、青岛胶州湾、威海乳山和日照等近岸海域;发现赤潮原因种14种,其中夜光藻是最主要的赤潮藻。2)绿潮自2007年暴发以来,在山东南黄海海域每年均有发生,持续时间70余天;除了南黄海浒苔绿潮外,烟台套子湾、四十里湾、烟台蓬莱近海、潍坊近海等海域近几年相继也发生了绿潮,主要种类包括缘管浒苔、石莼、管浒苔、束生刚毛藻等。3)褐潮是由抑食金球藻引起的生态灾害现象,山东海域仅发生在2011年和2012年夏季烟威近岸海域。4)水母灾害暴发种主要包括海月水母、沙海蜇和白色霞水母,其中海月水母是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种群数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暴发频率最高的种类。5)泥螺入侵是由于2001年人为引种引起的一种生物入侵灾害,近年来泥螺在山东海域大幅减少,目前仅在滨州、东营和潍坊局部海域有少量分布。 |
Subtype | 期刊论文 |
Funding Organization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7605) ;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2017-2020) |
Indexed By | 其他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30391 |
Collection | 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_海岸带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发展中心 |
Affiliation | 1.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牟平海岸带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宋秀凯,付萍,姜向阳,等. 山东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现状及变化趋势[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9. |
APA | 宋秀凯.,付萍.,姜向阳.,刘丽娟.,刘爱英.,...&马元庆.(2020).山东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现状及变化趋势.海洋开发与管理,9. |
MLA | 宋秀凯,et al."山东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现状及变化趋势".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9.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山东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现状及变化趋势.pd(600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