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肋骨条藻利用溶解态有机磷的生化机制研究
张小华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刘东艳
2020-05-1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授予地点北京
学位名称工学博士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关键词中肋骨条藻,溶解态有机磷,转录组测序,碱性磷酸酶,升温
摘要磷是海洋浮游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营养元素之一。观测资料显示,不少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溶解态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的季节性限制。有研究发现,在DIP缺乏的条件下,浮游植物中的一些种类可以利用小分子溶解态有机磷(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 DOP),成为资源竞争的获胜者,甚至可能引起有害藻华的暴发。海洋环境中DOP种类繁多,浮游植物通过什么生理生化途径、优先利用哪些类型的DOP?在科学上仍然没有完全阐述清楚或存在一些争议,需要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 本论文以近岸海域常见的赤潮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研究对象,选取含有C-O-P键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甘油磷酸钠(Sodium glycerophosphate, SG-P)、6-磷酸葡萄糖(Glucose 6-phosphate, G-6-P)和含有C-P键的草甘膦(Glyphosate, G-P)四种不同类型的DOP,通过实验室培养检测中肋骨条藻对不同DOP利用的生理响应。实验进一步研究了4种温度条件下,中肋骨条藻对不同DOP的利用特征,并在全基因组转录水平上比较了中肋骨条藻以ATP和NaH2PO4为磷源条件下基因转录表达的差异,探讨了中肋骨条藻对ATP利用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中肋骨条藻对ATP、SG-P、G-6-P和G-P 4种不同DOP的生理响应。研究发现,中肋骨条藻在ATP、SG-P和G-6-P条件下均能较好地维持生长,而在G-P条件下仅能维持较低水平的生长,表明中肋骨条藻对不同类型DOP的利用能力不同,其更易利用含有C-O-P键的DOP。进一步研究发现,ATP处理组培养液中伴有大量DIP产生,提示ATP可能在胞外被酶水解后吸收利用;而SG-P和G-6-P处理组中均未检测到DIP含量显著升高,提示SG-P和G-6-P可能被中肋骨条藻直接吸收利用。但是,ATP、SG-P和G-6-P处理组中均未检测到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P)活性显著升高,表明中肋骨条藻对ATP、SG-P和G-6-P的利用均不依赖AP。 2)温度改变对中肋骨条藻利用ATP、SG-P、G-6-P和G-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不同DOP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性影响(P < 0.01),且与DOP类型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1)。在本实验温度范围内(20-29°C),升温可促进中肋骨条藻在以ATP、SG-P、G-6-P为唯一磷源条件下的生长,但对G-P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并无明显促进作用。温度对ATP处理组培养液中DIP浓度有显著影响(P < 0.01),升温可加速ATP处理组培养液中DIP浓度的升高,但不能促进其余各DOP处理组培养液中DIP的升高。此外,ATP、SG-P、G-6-P处理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AP均处于较低水平(< 10 fmol pNP cell-1 h-1),而G-P处理组藻细胞内AP活性显著高于ATP、SG-P和G-6-P处理组(最高达83 fmol pNP cell-1 h-1)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基于转录组学研究中肋骨条藻对ATP利用的分子机制。利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中肋骨条藻在分别以ATP和NaH2PO4为唯一磷源条件下全基因组转录表达差异。经基因功能注释与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NaH2PO4处理组相比,ATP处理组中共有603个基因发生显著差异表达(上升表达基因136个、下调表达基因467个)。随机挑选6个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进一步验证了RNA-Seq转录组测序的准确性。与前期AP酶活性测定结果一致,ATP处理组中AP相关编码基因表达未发生显著升高,但编码NAD+二磷酸酶和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提示它们可能是直接参与ATP利用的水解酶。此外,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中肋骨条藻通过下调嘌呤代谢、甘油酯质代谢和光合作用等途径来适应外界ATP环境,维持其正常生长。 本研究阐明了中肋骨条藻对不同类型DOP利用的生理响应特征及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中肋骨条藻对ATP的利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更易利用含有C-O-P键的ATP、SG-P和G-6-P,且升温能显著促进中肋骨条藻在这三种DOP条件下的生长,但该利用过程以及升温的促进效应均不依赖于AP活性。基于转录组学研究发现中肋骨条藻可能通过其它水解酶(NAD+二磷酸酶和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利用ATP,这是在硅藻中报道的独特DOP利用机制,将为进一步揭示中肋骨条藻和其它硅藻中DOP的利用途径供参考。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24229
专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小华. 中肋骨条藻利用溶解态有机磷的生化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中肋骨条藻利用溶解态有机磷的生化机制研究(3922KB)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小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小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小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中肋骨条藻利用溶解态有机磷的生化机制研究.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