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植物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自修复——以多氯联苯为例
其他题名advances in the interfacial processes and self-remediation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soil-plant systems:an example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骆永明 ; 涂晨
发表期刊土壤与作物
ISSN2095-2961
2012-06-15
卷号1期号:2页码:65-69
关键词土壤-植物系统 根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多氯联苯 生物有效性 降解
产权排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骆永明 ymluo@ issas. ac. Cn
作者部门中科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英文摘要土壤-植物系统是地球陆地表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亚系统;对保障粮食安全与人体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土壤环境中难降解、长残留的毒害污染物。这类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组分、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的界面过程;导致其或者生物有效性的降低和毒性的下降;或者快速降解;进而减少在食物链中传递的风险;达到自然条件下土壤污染净化;实现自修复。以多氯联苯为例;综述了农田土壤-植物系统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组分界面过程、根际界面过程和植物体微界面过程研究进展;提出了发挥土壤-植物系统降解净化作用;实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自修复的新思路。参30。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21061,4070108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2-0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9016)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引用统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5840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骆永明,涂晨. 农田土壤-植物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自修复——以多氯联苯为例[J]. 土壤与作物,2012,1(2):65-69.
APA 骆永明,&涂晨.(2012).农田土壤-植物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自修复——以多氯联苯为例.土壤与作物,1(2),65-69.
MLA 骆永明,et al."农田土壤-植物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自修复——以多氯联苯为例".土壤与作物 1.2(2012):65-69.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农田土壤_植物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面(206KB) 开放获取--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骆永明]的文章
[涂晨]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骆永明]的文章
[涂晨]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骆永明]的文章
[涂晨]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农田土壤_植物系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过程与自修复_以多氯联苯为例.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